襄论《欢天喜地七仙女》
战斗力/隐喻义/法律观
长篇图文分析连载

百度贴吧@襄儿xiangr
微信公众号@襄论欢七
网易乐乎@襄论欢七
三大平台同步更新

知乎专栏@襄论欢七
主题式月更+相关问题回答

© 襄论欢七 | Powered by LOFTER

I-V-III-02 攻防术/攻防战/金吒斗魔战


第一论 论欢七仙凡战斗力

第五章 攻防术

第三节 攻防战

二、金吒斗魔战


木吒在天庭对战的,是成魔状态的阴蚀王。而他的哥哥金吒在天罡湖对战的,是明月状态的阴蚀王。



此时黄儿和李天王的法力都没有恢复,因此金吒让黄儿带李天王先走,然后自己召唤了金枪。



金吒挥舞金枪转动蓄力,将法力和战斗力最大化后,打出了武器法力光柱束,来攻击阴蚀王。



金吒的武器法力光柱束,被阴蚀王的防御屏障挡住。


阴蚀王防御金吒武器束的同时,也回击了法力光柱束。




阴蚀王对金吒使用的法力光柱束呈流线型,和他对赤脚大仙最后一次使用的法力光柱束是一样的。



阴蚀王明月状态对战赤脚大仙时,先是使用了常态法力光柱束和爆发态法力光柱束,最后使用了他独有的流线型法力光柱束。




而阴蚀王明月状态对战金吒时,一上来使用的就是流线型法力光柱束。

这能否说明,金吒的法力和战斗力,和赤脚大仙处于同一档呢?


赤脚大仙与宝塔炸裂的李天王联手对抗阴蚀王的流线型法力光柱束,坚持了一段时间后才落败。



而金吒的武器法力光柱束,被阴蚀王的流线型法力光柱束迅速压回,坚持的时间很短。


由此可见,金吒此时的法力和战斗力,不如赤脚大仙联手宝塔已经炸裂的李天王。

那么,阴蚀王为什么一上来就选择了自己独有的流线型法力光柱束来对付金吒呢?

因为金吒的体内,有黄儿的一块仙骨,他是具有天地底色的非天生神灵。

金吒和黄儿不一定意识到了天生神灵仙骨和天地底色的价值,但阴蚀王是知道的。阴蚀王战斗性格保守,为求稳妥,他选择使用最有把握的流线型法力光柱束来对战金吒。


眼看着阴蚀王的流线型法力光柱束马上就要压到金枪上,金吒当机立断,踢出金枪去攻击阴蚀王。



木吒对战阴蚀王时,也采用过武器攻击。


阴蚀王将木吒的杵棒原路打回,并顺带将木吒击坠凡间。




而金吒的金枪并没有被阴蚀王原路打回,它直接被打飞了。




阴蚀王没有将金枪打回给金吒,是因为金枪曾经刺入黄儿的体内,浸染了黄儿的仙血,是具有天地底色的武器。

为求稳妥,阴蚀王直接将金枪打飞,让具有天地底色的武器和具有天地底色的主人分开,无法再强强联合来对抗自己。

虽然金枪攻击没有对阴蚀王造成威胁,但这次攻击使金吒避免了直接被阴蚀王流线型法力光柱束击中的危险。

由此可见,金吒临阵对敌经验丰富,能够在法力和战斗力不如对方的情况下,尽可能设法减少己方损失。

金吒看到自己的武器法力光柱束和金枪攻击都对阴蚀王无效,知道自己必定不敌阴蚀王,做好了殉职的准备。黄儿已经表明态度不肯走,金吒只能自己送走李天王。




金吒施法用披风送走李天王的这段时间,给阴蚀王留下了很大的空当。如果阴蚀王此时出手加害金吒,金吒是无暇抵挡的。李天王明白这一点,所以他无比焦急地看着金吒——这有可能是他看金吒的最后一眼。

金吒送走李天王,于私而言是希望父王能够幸存,于公而言是为了保存天庭实力。李天王是与阴蚀王有过直接对战的非天生神灵,他的临场经验对天庭来说非常重要。


在李家父子兄弟中,战斗经验最缺乏的是木吒。木吒对阴蚀王的法力和战斗力没有任何概念,所以他首先选择的是携带武器近身攻击。

近身攻击通常比远身攻击更为直接,便于充分发挥攻击力。但这同时也给了对手近身攻击自己的机会,所以自体防御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

木吒的攻击术不够强,但木吒的自体防御超强,因为他是肉身成圣的神仙。所以近身攻击对于木吒来说,能扬长补短,是他优选的作战方式。

但问题在于,要想近身攻击,首先需要有接近对手的能力。

小阴蚀王变身为大阴蚀王后,他的法力和战斗力已经可以保证自己不被其他神仙轻易接近。能够与大阴蚀王近身接触的神仙,要么是阴蚀王主动接近的王母,要么是具有天地底色的徒弟扫把星。



木吒试图近身攻击阴蚀王,结果还没等他靠近,就被阴蚀王打回去了。




而金吒对战阴蚀王的两次攻击,都是远身攻击。


金吒是肉身成圣的非天生神灵,具有超强的自体防御,近身攻击对他来说是有利的。但金吒对自己和阴蚀王之间法力和战斗力的差距有概念,知道自己无法接近阴蚀王,所以没有选择近身攻击。


天庭三巨头、月老、天罡五子将对战大阴蚀王时,无一例外都选择了远身攻击,这是战斗经验丰富之人的必然选择。





金吒和木吒在法力和战斗力上,不能与阴蚀王相提并论。但金吒在他的能力范围内,做出了最优的战斗决策。


而木吒却恰恰相反,他做出的都是极其糟糕的战斗决策。


所以,木吒葬送了无数的天兵天将,导致自己和整个天庭被对手看轻。



而金吒虽然战败,但是依然博得了对手的尊重。


胜败固然重要,但重要的不只是胜败。在战斗中运用智慧和慈悲,打出自己的品格,博得对手的尊重,才能胜而无愧,败而无憾,对得起自己,对得起袍泽,对得起苍生。



【第一论第五章第三节第二段完】




 
评论(2)
热度(32)
  1. 共1人收藏了此文字
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
 
回到顶部